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蘋果Logo演化史 弔唁奇才賈伯斯
網上潮流雜誌
引領全球風潮的Apple 公司,每每推出新產品總能讓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爭先恐後地搶著排隊購買,究竟「蘋果咬一口」這獨特鮮明的LOGO,是經過怎樣的演變、進化,才發展出現今耳熟能詳的Apple呢?
原始蘋果-牛頓版 (1976-1976)
第一個 Apple Logo ,是創辦人之一 的韋恩(Ronald Wayne)用鋼筆畫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牛頓在樹下看書被蘋果樹打到,畫的邊框還有詩句:一個永遠孤獨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的靈魂;但後來 韋恩過幾周後,擔心未來的成功性就決定賣股走人。韋恩說:「我當時愈來愈老,那兩個人又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當時的我趕不上那兩個人的腳步。」(圖左半邊)
彩虹蘋果-(1976-1998)
第一個充滿意象的LOGO實在太過複雜,只維持了一年就委託廣告設計公司重新設計,設計者傑諾夫(Rob Janoff)表示,當初會設計「蘋果咬一口」的圖騰,是不想被大家誤認為是櫻桃,上面的顏色分布並沒有其他涵義,綠色被排到最上面只是為了像綠葉;這彩虹條紋Logo充滿著人性與個性化,讓年輕人可以迅速地接受,因而馬上此就定案。(圖左下)
單色Logo與半透明 Logo
黑色Logo與透明的Logo出現時間差不多,賈伯斯重返Apple後重整公司,將品牌定位成簡單明瞭的單純感,黑色Logo大部份是出現在包裝、商品或需要反白的對比色上。透明的 Logo 則在 iMac、G4 Cube 與電腦裡出現,原因是這些商品都採用透明性質的外殼!
金屬LOGO(2007-至今)
在 2007蘋果推出iPhone手機時,也正式地將公司名從蘋果電腦公司改為蘋果公司,Apple 採用金屬樣式的Logo,並開始採用在 iPhone、iPod以及iPad上面,至今蘋果公司已不只是先端科技的指標,那看似簡單的「蘋果咬一口」,也成為了年輕潮流的代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