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1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手機翻新的行為相當普遍。由於舊機翻新的利潤高,市場缺乏有效監管,手機翻新銷售已成產業化形態,堪稱一大奇觀﹔消費者在一些洗車店也會經歷所謂的潛規則,洗車員工故意不把抹布洗干凈,目的就是為了每次洗車後給車留點小的划痕,一段時間之後,妳的車就得去做拋光美容了,汽車業黑幕令人震惊。《天天315》本期關注:防範行業潛規則。
聚焦手機翻新潛規則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將小錢買的這部手機的序列號輸入到苹果公司網站檢測就可以看到,該序列號對應的是一部黑色的iPhone4手機。苹果手機軟件itunes上也顯示,這部手機對應的是一部黑色手機,而且首次激活日期是2010年10月份,當時白色的iPhone4手機根本就沒上市。也就是說,這部手機是一部去年被人購買的黑色舊手機,然後被換上白色外殼翻新了。賣手機的攤主表示手機肯定是翻新的,但是跟他沒關係。與此同時,該攤主還責怪小錢說手機翻新在賣場屬於行業潛規則,買到了衹能說明小錢對手機的專業知識不懂。
攤主:妳作為一個消費者肯定要懂一點的吧,至少妳看一下顏色什么的,我當時想妳肯定知道是翻新機。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賣場管理方表示,這位攤主銷售翻新手機屬於以次充好,違反賣場規定,當場要求這位攤主停業整頓接受處理。與此同時,管理方還表示,他們將配合工商部門調查這批翻新手機的來源去向。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傳鍇:這個手機可能是出現過問題或者質量存在一定瑕疵回收的手機,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由地下的黑工厂進行翻新,重新製作外殼,然後流入到不太正規渠道的銷售。對消費者來說,危害最大或者最難發現的是厂商直營店直接銷售二手的翻新機器,但是沒有進行充分的披露或者說明情況。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以舊充新,以新機器的價格銷售舊手機很顯然是在對消費者進行欺詐。如果厂商正規回收手機之後進行翻新銷售也應當充分履行告知義務,如果沒有充分履行告知義務的話,同樣會構成欺詐。不僅要退還消費者相應的價款,還要承擔相應的一倍的賠償金。
洗車也有潛規則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最近網上流傳了一個帖子,叫做“洗車也有潛規則”,帖子的發起人趙先生經過大半年的調查和驗證發現,很多洗車店故意不把抹布洗干凈,目的是為了每次洗車之後給車留點細小的划痕,洗個几十次之後,妳的車就得要拋光美容了,拋光美容的利潤對於洗車店來講肯定要比洗車高的多。當然,這些划痕是很小的,而且洗車工用的力度也是經過鍛煉的,每次洗車之後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半年的調查和驗證還不止這些,裡面還總結了三點。第一點叫“洗車偷工減料”,是指洗車用的清洗劑有的是用洗衣粉或者是洗洁精,這對汽車表面的油漆傷害是比較大的﹔另外還有“順手牽羊”,偷一些車主平時不注意的小裝飾或者一些香煙之類的小物件,一般人可能几天之後才會發現﹔第三點,隨著設備的更新暗自漲價,很多人都辦了洗車卡,但是洗車工會說這個價格已經不行了,必須要漲價。洗車裡面有很多的潛規則或者是問題存在。
網上潮流雜誌 網上推廣
SEO
鄭傳鍇:從民事法律的角度講,如果故意毀壞財物的話肯定是侵犯財產權的行為﹔從行政法的角度講,依據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存在故意損壞他人財物的,可以處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罰款600元。如果情節嚴重的話,還可以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拘留,罰款1000元。如果達到行政立案和刑事立案的標準,相應的工人以及洗車店的老板肯定要承擔非常高的法律風險。建議大家在選擇洗車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信用非常好,經營時間相對比較長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