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高科企業須緊握消費潮流


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將着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作為高科技業的排頭兵,半導體和電子商貿行業該如何踏上政策的順風車?政策雖利好,然而銀根緊縮,中小型高科技須打通各種融資渠道,抓住內地的「十二五」消費大潮。我們請來德勤中國科技、傳媒及電訊行業主管合夥人周錦昌,為高科技企業 2012年發展支招。

(點:點金大中華周:周錦昌)
點:回顧2011年,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趨勢有哪些特點?高科技企業今年的收入情况如何?
周:從德勤今年發布的高科技企業五十強榜單看,內地高科技企業的特點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比較迅猛,占比達18%,比去年14%的比例有所增長。另一個高增長行業是半導體,它和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產品發展有關。預測未來電子商務行業將仍會高速增長,這和中國是消費大國有關。而移動互聯網應用和清潔能源等也是將來的重要技術。

我們對過去三年的五十強平均收入增長率作了比較,2009年至2010年的增長幅度大概在912倍,2011年平均增長率也達到11倍,高科技企業的收入增長都非常迅猛,預計在未來應有10倍的增長。內地高科技行業的的高速發展離不開龐大消費群體。從過去的游戲和搜索行業,到現在的電子商務業,所有的高科技企業都希望能夠利用內地龐大的消費群體,這會是未來發展的一個亮點。

點: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優勢在哪里,會面臨什麼發展瓶頸?
周: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優勢都跟互聯網和電訊行業有關,跟人口數量大有關。但創新能力不足,內地還沒有出現類似蘋果和face-book等的企業,雖然有百度和人人網,但從技術來講,跟外國還有些距離,要發展起來就一定要在創新方面多作努力。

點:中國高科技企業未來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周:要分不同的產業來看。從太陽能產業看,五分之三的太陽能板生產都在內地進行,但由於歐美等國出現金融危機和內地的太陽能板以外銷為主,現在也出現了產能過剩。所以,太陽能行業面臨較大挑戰。另外,內地的電子商務業也是主要以外銷為主,它們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未來的發展重心須轉向內地市場。以往內地 IT外銷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是銷往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但現在很多這類企業都轉向國有銀行、保險公司或者大型國企。怎樣好好利用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是未來高科技企業需要考慮的重點。

高科技企業的風險比一般傳統企業大,以諾基亞手機為例,來自蘋果手機的冲擊使諾基亞已經準備在歐洲退市,所以內地的高科技企業要不停創新。微博上流行一個概念,叫微創新,即創新不一定要發明一個世界上沒見過的東西和進行天翻地覆的變革,但企業要優化用戶體驗,比如手機軟件和游戲的創新,企業要往這個方向去思考。

點:在發改委對聯通和中國電信展開反壟斷調查后,市場關注內地政府會否在高科技的其他領域采取類似行動,對此您怎麼看?
周:由於內地的反壟斷法施行的環境不夠成熟,所以進行反壟斷調查不容易。而大型網站,例如百度、騰訊和奇虎目前還不會存在反壟斷的威脅,一方面,它們并未進行壟斷經營,只是市場份額占比較大,有更具優勢的融資條件;另一方面,由於經營高科技企業不需要特別的牌照,所以不容易觸犯反壟斷法。

點:今年內地企業普遍反映融資困難,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那麼高科技企業的融資情况如何?主要資金來源是什麼?
周: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歷來貸款就比較困難。在過去幾年,高科技中小型企業大部分資金來自國內外風險投資者。海外方面,由於歐美經濟不濟,當地投資者願意到發展中國家爭取商機;內地方面,早期成功的企業家,例如馬雲、李彥宏和柳傳志等,已經成為天使投資人中的重要力量。此外,還有小部分資金來自策略投資者。但是這些資金一般是專注投資於某一個領域,而非泛泛地投資高科技行業。例如騰訊的大股東南非MIH基金,就僅關注互聯網這一領域。

點:2012年哪些優質的內地高科技企業可能會來港上市?
周:過去內地高科技企業在海外上市的目的地一般為美國,因為來港上市有盈利門檻。目前內地的高科技企業雖發展很快,但盈利能力仍須積累,所以來港上市有一定難度。相對來講,具有較佳盈利、模式較成熟且經歷研發期的新能源汽車或電動汽車企業的上市可能性更大。

點:內地政府銳意在「十二五」期間轉型升級經濟結構,從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情况看,反映出哪些機遇和挑戰?
周:在過去五年,內地已在新能源方面投入1.73萬億(人民幣,下同),甚至超過美國位居全球第一。未來10年,新能源投資累計目標為5萬億。所以,在「十二五」期間,要特別留意低碳能源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包括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這些都是我國重要的產業結構調整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