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IBM調查:美國女人鞋跟正慢慢變矮經濟出現向好兆頭


當大多數人把對經濟分析的目光放在數據、指標時,有人轉向了女人的鞋跟。鞋子能表現出經濟狀況嗎?別不信,還真的是有那麼一回事。2011年底,美國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公司發佈了最新的一項調查分析,眼下女士鞋跟潮流正有由高轉低的趨勢。主流女鞋鞋跟高度已漸漸下降,由2009年平均的7英寸(注:1英寸=2.54釐米),下降至2010年的5英寸,再降至現時的2英寸,回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據介紹,IBM利用特殊的軟體分析社交媒體文章中的流行趨勢,預測女性高跟鞋的流行高度將從目前高得離譜的程度回歸“地球表面”。這是美國經濟的好兆頭,這可能意味著經濟前景的好轉,或消費者已經做好了長期節衣縮食的準備。

美機構分析稱,鞋跟越低,經濟越好,歷次經濟低谷都印證了這個理論。IBM回顧了過去100年鞋子的流行趨勢,在30年代初的大蕭條期間,高跟和坡跟的不繫帶鞋取代了20年代的低跟不繫帶鞋。在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坡跟鞋取代了60年代流行的低跟鞋,松糕鞋的風潮又捲土重來。而在世紀之交的網路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極高的細高跟鞋取代了90年代邋遢穿著流行期間的低粗跟鞋。同時,因美劇《慾望都市》而走紅的細高跟鞋隨之流行。

經濟發展和婦女的鞋跟高度之間的關聯看似有些“邪門”。有意思的是,在這個調查分析之後,美國勞工部去年12月初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11月份的就業繼續回升,同時失業率由10月份的9%降至8.6%,為三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而最新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也是20084月以來最低的,這些都遠好于專家預期水準。隨後,美國經濟咨商局發佈的12月信心指數也實現了超預期增長,讀數創下去年4月份以來新高。這主要得益於美國消費者對勞動力市場和個人經濟狀況的看法更為樂觀。

高跟鞋鞋跟高低的流行趨勢與經濟的關聯或許比你認知的還要多。有人說:“在經濟不景氣時,婦女們穿更高跟的鞋,借由更華麗的時裝來幻想和逃避現實。”有人說:“較高的高跟鞋可能與女性在經濟不景氣時想感到更有信心和看上去更美麗的期望有關。”

也有人說,“也許經濟情況不好時,女性需要購買更高的高跟鞋,因為她們想在人群中更突出、更特別。”究竟是為什麼,其實對我們並不重要。總而言之,高跟鞋鞋跟的高度和經濟是搭上了“關係”。IBM全球商業服務部門消費產品專家戴維斯研究分析指出,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高跟鞋的高度通常會增加或居高不下,女性消費者透過這些看來華麗的時尚鞋款來逃避現實、創造出繁華的幻影。而在經濟平穩、生活較安逸的時候,人們則更願意選擇舒服的低跟鞋。

研究顯示,現在鞋店裏依舊展示著超級高跟鞋,但趨勢已開始向公主鞋蔓延。研究指出,在2008年到2009年間,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博客寫手提到的鞋跟高度約為58英寸,但今年來他們總是提到各名牌1.5英寸至1.75英寸的平底鞋款。鞋跟高度平均降低了3.5英寸。簡單地歸納,這就是“高跟鞋理論”,是指女性鞋跟高低的流行趨勢,能反映出當前社會經濟走勢的理論。女性當時穿著的鞋跟越高,經濟就越糟,而偏向越低鞋跟的平底鞋,說明經濟狀況較好。

事實可能真如此,前些天碰到兩年前從美國畢業歸來的校友,“美國經濟正在回暖,就業率的回升十分明顯,我可能又要去美國了。”他笑著說,“如果哪一天你接到我從美國來的電話,那就是美國經濟真正恢復的時候了。”所以當新興市場不再像過去那樣具有吸引力時,或許可以將注意力重新投向成熟的美國市場,比如關注美國本土消費板塊,投資美國,押寶美元匯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