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秋冬消費提示:高價“功能被”實為纖維被


離供暖還有半個月,明顯變冷的天氣讓北京人開始“尋找溫暖”。街面上,做火鍋、沙鍋和湯面生意的飯館“沾火就旺”,京郊溫泉也開始迎來一年之中的客流旺季。在商場、超市裏,各種高檔被子為賣高價猛造概念,種種貌似“多功能、高科技”的品名,讓消費者雲裏霧裏。

“這一床標價599元的被子說是‘負離子抗菌’,那個768元的還寫著‘親膚美容’,還有一床的被芯有什麼‘紅外保暖功能’……現在的被子花樣兒真多,價錢也夠瞧的。”在商場裏轉了一大圈,本想買床普通冬被的謝女士愣是沒敢出手。商場的銷售員倒都很熱情:“現在的被子都是‘多功能’的,價格比原先的貴點兒,可是蓋著更舒服啊!”

細細地研究了一番各種“功能被”的構造,謝女士發現自己更糊涂了。“紅外保暖”的被芯只是在纖維成分中添加了不到5%的“紅外纖維”;標明具有“親膚美容”的被芯其實就是普通聚酯纖維,面料說明只是含糊地寫著“含有大豆提煉成分”。“聚酯纖維是最普通的被芯成分了,超市裏差不多樣式的才賣一兩百塊錢,這些被子沾點兒‘高科技’概念就這麼貴?”

更鬱悶的是剛從網上買了一床特價“蠶絲棉被”的網友“冰棉花”。“原價900元的被子特價後360元,網站上沒寫成分,買回家一看標注,裏面只含有6%的蠶絲,剩下的填充物也都是聚酯纖維。”“冰棉花”發帖說,這床被子聞起來還有很大的酸味,根本沒法蓋,“我都懷疑是黑心棉的。”

根據國家標準,只有蠶絲含量達到50%以上的被子才能叫做“蠶絲被”,于是很多商家就打出“蠶絲棉被”、“蠶絲絨被”、“羊毛蠶絲被”等模棱兩可的品名,鑽法規的空子。此外,由于柞蠶絲與桑蠶絲價格相差很遠,那些標注“100%蠶絲”的被子更是含糊其辭,價格令人生疑。

購提示
在商場、超市裏購買冬被,一定不要被花哨的品名迷惑,直接看被子的成分表是最佳選擇。一般來講,纖維被是性價比適中的選擇,但非常容易起靜電、攢灰塵,要注意經常晾曬或清洗。羽絨被不適合有哮喘、過敏的人鋪蓋。羊毛被今年很流行,但它對養護要求較高,如果比較懶就不要買了,保養不好會長小蟲子。(本報記者 竇媛媛)

秋羽絨 當下最流行
天氣剛轉涼的季節讓人有點糾結,在街上記者看到,有愛美的女孩還在穿著短褲、短裙等“夏末裝”,也有新潮的年輕人已經將“秋羽絨”披上身。位于西單商場內的“京城羽絨第一家”工作人員介紹,“秋羽絨”的最大特點就是輕薄,“卷成一小卷,也就30厘米長,保暖又不臃腫。”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秋羽絨”大多顏色鮮艷,款式基本都為短款。前來選購的年輕人居多,一位顧客說:“這衣服穿起來,秋天也能像春天、夏天那麼靚麗了,而且很舒適。”

而在一些品牌店內,“秋羽絨”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主打。在年輕人淘貨的“優衣庫”店內,輕薄的“秋羽絨”早早就上了貨架,唱上了主角。顧客白領小青說,“秋羽絨”特別容易搭配衣服,無論是牛仔、休閒褲,還是短裙、長裙、短靴、長靴,都能巧妙地與之輕松搭配,讓秋季穿衣的自由度、變化性增強, “這樣的羽絨服完全有資格提前登場,讓秋天也時尚起來。”

購提示
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擇羽絨服方面還有一個技巧:那就是用手去摸羽絨服,如果摸得出不少毛稈的話,那絕對不是90%羽絨;如果羽絨服用手壓然後放開的話,90%含量的羽絨很快能蓬松起來並恢復原來的樣子。(本報記者 于建)

兩插頭電暖器最好別買
每年來暖氣之前的半個月,各大家電賣場裏的電暖器賣得最火。記者了解到,這幾年電暖器的“更新”主要在外觀和安全性上,今年比較流行的是“居浴兩用”的全功能電暖器。

“電暖器近一周來的銷量翻倍。”在新七天電器網上,先鋒推出了7款“居浴兩用”電暖器,價格從299元到739元不等。新七天電器網品牌總監田原告訴記者,選擇“居浴兩用”電暖器要注重幾個要素:首先是出風口要大,這樣能夠快速散熱,熱效率更高;其次要注意產品的防水等級,國家標準最高等級為四級,可以360度防水;最後在使用中要注意遠離電暖器表面,防止燙傷。北京國美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電暖器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品牌包括先鋒、美的、格力等,消費者最注重的是熱效率和安全性。

相比之下,小商品市場裏的電暖器價格便宜得多。在平樂園一家小商品市場,一款“太陽”牌油汀式電暖器要價才115元,比家電賣場裏同款產品便宜一半。但是記者注意到,這款電暖器外觀十分粗糙,有些邊角處涂料不勻,插頭也是兩相而非三相,產品安全性很差。

購提示
買電暖器首先看鋼板厚度,用料結實才能防止油汀漏油;產品的“過熱保護”功能十分重要,例如先鋒的產品就採用了手動溫控、自動溫控、陶瓷熱保三重保護。此外,要看產品外觀涂料,有些低價產品使用鉛塑粉做噴涂材料,加熱的時候會揮發到空氣中對人體造成傷害。並且有些低端產品採用的是兩相插頭,也會留下安全隱患。(本報記者 竇媛媛)

周末京郊溫泉遊客爆滿
一場秋雨一場寒,步入深秋,還有什麼比暖暖的溫泉更讓人惦記?記者了解到,北京周邊的溫泉近日也迎來今年第一波客流高峰。

 “上個周末來了200多人,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位于通州梨園的隆鶴國際溫泉酒店上周剛開業,周末就涌進了眾多附近的居民嘗鮮。據工作人員介紹,深秋的天氣剛開始變涼,室內外溫差不如冬季明顯,戶外的造浪沙灘溫泉就明顯比室內溫泉人多,看看周圍的紅葉泡溫泉也是一種秋天獨有的享受。

“溫泉年卡都閒置了大半年,現在天涼了正好用上了。”退休市民孫阿姨這周和幾個老姐妹去泡溫泉,這是她自今年3月份以來,第一次使用年卡。記者從溫都水城、九華山莊等溫泉機構了解到,從上個周末北京驟冷開始,遊客一下子就多了起來,甚至比黃金周接待的人數還多。

購提示
既想省錢又想享受溫暖,不妨到去哪兒、攜程等旅遊網站淘溫泉票,比較便宜。

朋友聚餐吃菜改喝湯
“明天晚上的同學聚餐,我們特意選在了馬甸橋附近一家江西菜館,主要是想喝瓦罐湯。”孫小姐告訴記者,天兒一冷就想吃些“熱湯水”。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西單的一家酸辣粉店。門臉不大的店內已經坐滿了人,等不到位的顧客只能站在小店外,而心急者更是端著就在街邊“享受”起來。從記者進店到離開,8元一碗的酸辣粉已經賣出了三四十碗。

超市裏的“火鍋節”,正對了喜歡在家“DIY”的消費者胃口。在沃爾瑪宣武門店記者看到,冷凍食品區最顯眼的就是各種肉片和魚丸:1斤裝肥牛31.8元,300克裝老馬羊肉片21.9元。店家還十分“體貼”地將各種火鍋底料、麻辣調料擺在一旁的貨架上,供消費者一站式購齊:小肥羊牌底料 7.9元,川崎麻辣調料3.3元一盒,王致和麻醬料2.5元。

購提示
在家吃火鍋,建議使用電磁爐,最好不要在封閉的房間裏長時間吃炭火火鍋,木炭燃燒不透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